发布时间:2025-01-10 21:10:32 来源: sp20250110
【两会视点】民生“礼包”送到群众心坎上
“就业、收入、教育、医疗……群众关心的方方面面,报告中都回应了,特别接地气!”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焊工高级技师付浩代表说。
“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密扎牢”“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列出了一份长长的“民生清单”,引发代表们的热议。大家表示,报告处处展露民生情怀,桩桩承诺掷地有声,件件民生“大礼包”送到了群众心坎上。
目标小变化托起就业“大民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将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定为1200万人以上。
在3月5日上午国新办举行的吹风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在解读报告时表示,去年新增就业目标是“1200万人左右”,今年将“左右”改为“以上”,体现了党和政府做好就业工作的力度和决心。
过去一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24年,稳就业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出台支持企业稳岗拓岗政策,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服务。青年就业问题,正是航空工业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部件厂铆装钳工赵平代表今年关注的重点。他注意到,随着新业态蓬勃发展,一大批新职业应运而生,对创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选择大有益处。“我今年的建议,就是提高新职业从业青年的就业能力,期待国家从政策完善、职业指导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赵平代表说。
“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300万”,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许多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印象深刻,“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代表们纷纷表示,对未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助力稳就业促增收信心满满。
从一名油漆粉刷工,到一支300多名农民工队伍的管理者,济南建工集团所属三箭劳务管理有限公司油漆工班组长陈雪萍代表表示,农民工是就业领域的重点群体,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报告对农民工的关注,让大家更有底气、更有干劲了。”
用更优质的普惠服务照拂老幼所需
“大家的建议有着落啦!”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刚刚走出人民大会堂,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岐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云英代表,便迫不及待地把手中“民情笔记本”里记下的报告关键词传达给了村里的乡亲们。
今年两会上,曾云英代表呼吁提高农村老人基础性养老金。让她欣喜的是,“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曾云英代表很高兴:“这是近年来上调幅度较大的一次,让大家对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更有信心。”
今年两会召开前,广西崇左市高级中学副校长黄花春代表专门围绕“如何让偏远乡村小学跟上优质教育的步伐”开展了调研。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这名来自一线教育系统的代表倍感振奋。“近年来,我能深刻地感受到国家在全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希望今年在这些领域能有更多更好的政策。”黄花春代表说。
“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报告中的这句话让南京快易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家政服务员高华瑞代表深受鼓舞。她期待,能有更多的政策促进家政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和规范化发展,让家政服务的供给侧强起来、优起来,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聚焦民生急难愁盼释放政策暖意
“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住房是群众心中的一件大事。过去一年,我国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回应群众期待,释放民生暖意。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代表今年提出的建议,涉及“住有所居”。他建议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住房保障制度,以满足城镇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向好的情势下,善用国家制度优势,充分运用房屋存量,可以更好地满足群众住房需求。”高子程代表表示。
“病有所医”“医有所保”,是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美好愿景。政府工作报告中“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的表述,让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代表印象深刻:“这一举措将进一步降低患者就医用药成本,给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和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中掷地有声的民生承诺,带着温暖的民生情怀,似三月的春风,扑面而来。随着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一个个民生愿景将变成幸福实景,更好托举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采写记者:卢越 张世光 邓崎凡 李润钊 韩韫超 赵琛)
(本报北京3月5日电)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