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14:51:48 来源: sp20241101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中非青年是中非友好的未来。
2018年,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着眼中非发展,深刻指出“青年是中非关系的希望所在”。他强调,只要中非友好的接力棒能够在青年一代手中不断相传,中非命运共同体就一定会更具生机活力。
多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以书信方式同非洲青年亲切交流,一封封信笺跨越山海,给非洲青年送去祝福与希望,为中非青年友好交往注入强劲动力。
在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林森在他的办公桌抽屉里珍藏着一封字迹工整的手写中文书信。这是由他执笔,联名该院50名师生给习近平主席致信的誊写稿。信里讲述了他们的生活因学习中文而发生的点滴变化。
林森本名萨内莱·恩图利,是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培养的第一批南非本土中文教师之一。执教以来,林森已教过300多名学生。他经常和学生们分享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让越来越多南非青年通过学习中文,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
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南非期间,现场见证了中南双方签署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共建协议。十年后的2023年,习主席复信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师生,鼓励他们学好中文,为传承发展中南两国友好事业、促进中非友谊合作贡献力量。
当地时间2022年9月19日,在位于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的吉布提工商学校,学生们在鲁班工坊铁道运营沙盘教学区学习。在元首外交引领和推动下,中非文化交流之路不断拓宽。从孔子学院促进跨文化交流,到鲁班工坊侧重应用技能培养;从“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培养科教创新人才,到“一带一路”教师成长计划为非洲发展注入内生动力……中非教育合作结出累累硕果,不仅为中非合作培养了更多友好使者,也为实现共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习近平主席曾说:“中非关系最大的‘义’,就是用中国发展助力非洲的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中非关系发展中,中国不仅“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
2024年1月,北京交通大学肯尼亚留学生及校友代表收到了一封来自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对于他们在信中介绍自己来到中国学习铁路运营管理知识的经历,习主席热情回应,“蒙内铁路是中肯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和成功典范。我高兴地看到,你们因这条‘幸福路’与中国结缘”。他强调,“‘一带一路’的壮丽画卷和中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宏伟蓝图需要包括你们在内的更多有为青年来实现”。
当地时间2017年5月30日,肯尼亚蒙巴萨,连接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和首都内罗毕的蒙内铁路正式竣工通车。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串联起中非青年一段段共同奋斗的故事。中国青年工程师、医生、教师不远万里,将中国的先进技术和知识经验带到非洲;非洲青年学者、企业家在中国找到了发展新契机和广阔新舞台……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许多非中合作项目都着眼青年、培养青年、帮助青年,既能给非洲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也助力非洲青年实现梦想。”2023年7月,喀麦隆青年门杜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在中国近十年的留学生涯,让门杜成为一个“中国通”。他不仅到过中国的很多城市、乡村,还创立了中非青年联合会。
在山西,他体验“非遗+扶贫”的文化扶贫模式;在宁夏,他看到葡萄产业铺就产业振兴致富路;在贵州,他协助当地农民易地搬迁,了解医疗保障制度……门杜把这些经验翻译成非洲语言,分享给非洲的青年朋友们,丰富他们对中国的认知,也为非洲当地发展提供启示。
青年时代建立起来的友谊和民间外交基础,无疑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非人民。
2022年6月,在给尼雷尔领导力学院南部非洲六姊妹党中青年干部研讨班全体学员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需要各国交流互鉴。你们决心做时代进步的先锋,民族振兴的栋梁,这正是建设尼雷尔领导力学院的初衷。”
位于非洲的尼雷尔领导力学院是专门为非洲国家培养党政干部的学校,也是中非友好与合作的重要象征。2018年学院奠基、2022年学院竣工启用时,习近平总书记分别致信祝贺。
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青年是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字里行间,对中非青年以及中非友好未来充满期许:“希望你们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积极投身中非友好事业,传承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