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5:39:30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网 兰州7月25日电 (高展)“无人机检查完毕,周围环境通道开阔,具备起飞条件。”近日,在甘肃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330千伏西李牵线工作现场,一架无人机携带着绝缘绳索平稳升空,并准确无误地投递至指定导线。紧接着,作业人员迅速搭建升降通道和安全后备保护通道,随后带电班组操控“小飞人”升空,开始消缺作业。
图为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智能运检中心带电作业班采用“无人机+小飞人”作业法进行带电消缺。(无人机照片)王晔 摄此次作业由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智能运检中心带电作业班采用“无人机+小飞人”作业法进行带电消缺。“小飞人”是智能化全自动且可远程遥控的便捷式电控升降装置,它与无人机相互配合,能够将作业人员直接从地面精准投送至作业点。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智能运检中心主任马宏斌表示,相较于传统的软梯法或沿绝缘子串进出电场的方式,“无人机+小飞人”进电场的方式无需登塔中转等,电位作业人员能够直接从地面乘坐“电梯”进入电场,由过去传统的人力攀登转变为如今的一键升降、地面直达模式,极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
马宏斌介绍道:“往昔攀爬铁塔进行带电作业,既费力又充满极高风险。几十米高的铁塔,光是攀爬上去就已令人疲惫不堪,更别提还要在上面开展工作,每次作业都是对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严峻挑战。”
而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智能运检中心带电作业班班员包江涛也坦言:“在33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上作业,心理压力巨大。特别是进入强电场等电位状态时,伴随着导线带电产生的放电声震耳欲聋,初次接触着实令人胆战心惊。”
如今,随着无人机和机械化辅助工具的引入,作业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了作业风险,为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注入了强大动力。
然而,无人机在电力作业中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它不但协助挂接接地线,替代了人工攀爬验电和挂线的危险流程,还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巡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为位于甘肃庆阳的330千伏丰乐变电站的无人机机巢。(无人机照片)王晔 摄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智能运检中心综合组运维专责钱关政笑着回忆:“过去人工巡检,得带齐‘老三样’:望远镜、大扳手和记录本,过程漫长且效率低下,经常一出门就是大半个月。进山时还得拿根木棍,以防遭遇野生动物。”
如今,运维团队只需携带无人机和必要的通信设备,就能迅速抵达各个作业点,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马宏斌介绍说:“无人机广泛应用于线路巡检,能够涉足人员难以到达的区域。尤其是在2022年环县和庆城的洪涝灾害过后,无人机发挥了关键作用,迅速完成了巡线任务。”
2018年银西高铁开始铺轨,对配套变电站的需求大幅上升。随后,在2023年,全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800千伏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在庆阳开工建设。预示着庆阳将成为“绿色能源”传输的战略要道,极大促进了该地区清洁能源对外输出能力。随着当地电力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线路数量急剧增加。这不仅对作业效率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强有力的驱使向智能化作业模式转变。
位于庆阳合水县太白镇子午岭区特高压线路。(无人机照片)陈高凤 摄庆阳电力通过在输变配电设备集中区域进行无人机机场部署,对该区域内输变配电设备进行激光点云扫描、航线规划,实现无人机远程一键升空,自主完成10公里半径内输变配三个专业的一体化、全方位、无死角精细化巡视工作。
马宏斌说:“从任务派发、自主巡检、无人机照片实时回传及缺陷统计分析等全业务流程在线开展,打破了传统单专业巡视思路,实现了一机多用、一机多巢及‘蛙跳式’智能巡检模式。目前,庆阳境内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适航区段无人机自主巡检覆盖率达到100%。”
截至目前,庆阳市已完成56个无人机机场的布点规划,建成了以330千伏丰乐变为中心的无人机巡检示范区,并部署了9座无人机机巢,覆盖了众多变电站和输电线路。
电力作业从“个人技能”不断迈向“智能化”,这不仅巩固了电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更为“电力绿能”通道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使其在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因“智”而更加坚韧、可靠。(完)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