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地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5-01-01 12:04:01 来源: sp20250101

  电视剧《走向大西南》剧照。   片方供图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走向大西南》。作为中宣部、广电总局“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走向大西南》鲜明的主题思想表达和独到的艺术呈现引发关注。

  该剧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创建新中国的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1949年4月20日,根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由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渡江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蒋介石集团不甘心失败,猥集西南进行顽抗,大西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军事、政治较量的大战场。中央军委将进军大西南的任务主要交给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第二野战军。这支身披渡江战役硝烟的部队又长驱数千里挺进大西南,在贺龙率领的第一野战军第18兵团及其他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击溃蒋介石苦心经营的西南防线,胜利完成了解放大西南、改造大西南和建设大西南的历史使命,推动西南地区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该剧反映了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解放大西南、改造大西南、建设大西南的光辉业绩和他们崇高的精神品格。在这个革命家的群体里还有一批著名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干部,他们大都刚参加渡江战役,完成接收南京、上海等城市的任务,又走进了进军大西南的行列。这些有真实历史原型的人物,赋予剧集厚重的历史感。

  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邓小平长期担任重要的大战略区的主要负责人,以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党内著称。主政由战争转入建设的大西南,对他也是全新的考验。在大西南,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留下一个社会矛盾重重、匪特横行、经济萎缩、物资匮乏的烂摊子。剧中真实描写了这样的社会环境,把人物放在这样的典型环境下加以表现,多方面刻画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的思想品格,同时细腻地刻画他同普通人一样的美好情感。大西南“问题至为复杂”,他号召西南地区的党组织和军队,依靠人民群众打一场特殊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他选择从稳定社会、改善民生入手,提出要让西南人民都有饭吃,同刘伯承、贺龙等西南局领导同志一起,组织打好人民币进西南之战,稳定金融和物价,解决粮荒,并制定符合西南实际的政策措施,推动迅速恢复发展城市工商业。

  在城市接收、改造工作告一个段落后,西南局将工作重点转向农村,组织开展清匪、反霸和减租、退押、土改斗争,铲除农村封建势力,变革农村生产关系。邓小平参加领导进军西藏和西藏和平解放工作。建设大西南“交通第一”,西南局组织领导西南人民修成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大西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杂居的地区,西南局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消弭民族隔阂,创办民族学校,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这些都在剧中有所呈现。

  毛泽东曾将党中央进驻北京比喻为“赶考”。邓小平将西南局进驻重庆也比喻为“赶考”,要求干部和部队要克服享乐思想,过好“胜利关”。他率先垂范,常年一身旧军服,军帽还是经妻子卓琳缝补过的。在重庆,他一大家子同刘伯承一家挤住在一栋房子里,搭伙做饭。邓小平是从西南的土地上走出去的,现在率领胜利之师回到这块土地上时,他的乡情、亲情溢于言表。他将在广安的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妹妹接来同住,一家人布衣粗食却充满团聚的快乐。该剧展示了邓小平这一时期的家庭生活,让观众从中看到同普通老百姓一样爱家、爱亲人的邓小平。

  《走向大西南》专门铺开一条故事线,描写进军大西南千军万马中的一个特殊的年轻群体,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二野在准备进军大西南的过程中,为解决缺少干部的问题,从刚解放的南京、上海等地招收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1.7万人,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西南服务团跟随大部队进入西南地区工作。有的人在剿匪、征粮、土改等斗争中牺牲,长眠在大西南的土地上。该剧依据史料,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段,塑造了武思文和王步先、沈苛、袁振全等西南服务团干部战士的艺术形象,真实、生动地反映这群年轻人选择为新中国服务并为理想和信仰奋斗。他们的奋斗史和人生道路,给今天的青年提供了深刻的人生启迪。

  作为一部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走向大西南》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用富于时代特色的艺术手法拍出了历史的厚度和质感,拍出了伟人的高度和温度,谱写了一部走向大西南的壮丽史诗。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2日 20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