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去中国看看更多城市”(导师与我谈中国)

发布时间:2024-12-27 12:16:08 来源: sp20241227

  陈榆(右二)及家人与房东沙亚克(左一)合影。   作者供图

  陈榆留学时照片。   作者供图

  求学海外,租房经历总是令学子难忘的记忆。陈榆是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博士生,他在上学租房时认识了热情好客、幽默风趣的荷兰房东沙亚克,收获了深厚的友谊。沙亚克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还和他讨论自己的中国之旅,表示还想再去看看。他们之间有哪些故事?

  

  我的房东沙亚克曾是荷兰某知名企业的高级食品工程师,现已退休。或许和职业有关,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严谨。租下沙亚克的房子后,当家具、电器出现需要维修的问题时,他总会第一时间通过邮件或者线下见面的方式与我积极沟通,给我提供高效、易行的解决办法。还有一次,由于暴风雨的原因,房子里的网络设备出现卡顿,这影响了我的日常工作和学习,我告诉沙亚克此事时已是深夜,心想可能要明天才会收到他的回复,没想到发完邮件不到5分钟,他便回复我临时策略,安抚我的情绪。第二天一早7点左右,他从30余公里外的家中驱车前来,为我解决了网络卡顿的问题。沙亚克关爱他人、富有责任心,日子久了,我们逐渐成为了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沙亚克乐于分享各种荷兰生活经验,还帮我们翻译部分荷兰语等,还有一次他做我们的导游,带我们去荷兰的农庄畅游、吃烧烤。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沙亚克对中国有浓厚的兴趣。今年春节,为了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年味,我们一家人用春联和福字布置家里,贴在门上、窗户上,还把各类中国零食、糖果摆放在茶几上。期间,沙亚克到家里来帮忙维修家电,他随手拿起一个加应子蜜饯品尝,不由自主地和我们交流起了中国零食。沙亚克说这个吃起来香味浓郁,酸甜适宜,好奇它的发源地和制作过程。我告诉他加应子是一种闽式蜜饯,起源于福建,它的原料是果大、肉厚、七八分熟的李子。沙亚克说,加应子软硬适中,是一款适合全年龄段的零食。

  后来,沙亚克说起了自己与中国的缘分。沙亚克出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一直在荷兰长大,他坦言在青少年时期,他对中国并未有太多了解,只知道这是一个东亚国家。

  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欧洲经商、求学、工作,沙亚克说周围有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在与中国人打交道后,沙亚克说中国人的勤奋、热情、友好都让他印象深刻。“我之前任职的公司里有不少中国同事,他们聪明、勤奋,总是很高效地完成任务。”沙亚克说,“还有一点很重要,中国人似乎在数学上很有天分,我的中国同事做与数学相关的工作非常厉害。”

  在与中国留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沙亚克认为中国学生谦逊有礼、很好相处。“我喜欢中国学生,他们爱护租住的房屋,对我友善、热情。”

  沙亚克说自己对中餐很有兴趣。“我和家人每个月都去附近的中餐厅,我喜欢吃那里的烧鸭、宫保鸡丁、海鲜豆腐煲。”沙亚克饶有兴趣地说,“中餐厅泡的茶也不错,不同于欧洲的茶包,是用中国茶叶,当开水向茶壶缓缓注入,茶叶立刻散发出香气。”我告诉他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如果用不同的茶具、冲泡技术,泡出的茶会有不同的效果,沙亚克说想之后去中国试试“工夫茶”。

  后来,沙亚克回忆起了自己多年前的中国之旅,约20年前的夏天,沙亚克和妻子前往中国观光,他们的目的地是北京和上海。在沙亚克看来,从下飞机的那一刻,中国机场的基建设施就让他感到惊喜。“我记得中国的机场太大了,机场里的中国美食坊、商品店铺也让我们流连忘返,一时间看得眼花缭乱。”在沙亚克看来,北京和上海的国际化程度高,他们在那里度假的一周里,无论在酒店、餐厅,抑或是景点,到处都有会说英语的人们热情地协助他们,为他们旅行提供了各种便利。

  沙亚克说:“有一次,我们在北京的一家知名烤鸭餐厅用餐,当时互联网还不够发达,没有翻译软件,我和妻子一直不知如何点菜。这时,有一名大学生看到了我们,他主动用英文来交谈,帮我们介绍菜单,完成点菜。我们不仅吃上了正宗的北京烤鸭、各类地道点心,还被中国人的热情打动,留下难忘的回忆。”

  在沙亚克看来,现在的中国和20年前相比又有了巨大变化,不仅经济发展迅猛,而且高铁交通四通八达。“我家里小孙女玩的汽车模型、积木、很多家电,都是中国制造。“沙亚克说,中国产品为在荷兰生活的他提供了许多便利,使用中国制造的产品,他感到放心、安心。

  沙亚克说,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闻名海外,引发他的兴趣,比如历史古城西安,风景如画的桂林,现代化的深圳等,他想去这些城市实地感受。“现在去中国更加方便,我正和家人打算近期再去旅游,期待去中国看看更多城市!”

  (作者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