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22:08:14 来源: sp20250110
人民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李昉)近日,北京市新中考改革质量月大调研走进北京市密云区第六中学、密云区第三中学。专家团队深入学校,对中考改革后的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与座谈,深入了解改革后课堂的实施情况,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影响,改进教学,提高育人质量。
在密云区第三中学初三(12)班的化学课堂上 ,青年教师李聪利用课本上的“碳循环”图为引,让学生自发寻找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引出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李聪说,组织学生思考并设计实验,一方面巩固科学探究思路,另一方面让学生对“碳中和”等社会性、科学性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形成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学科知识从生活中来,学好知识是为了更好服务于生活。“可以看出,如何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学会学习、合作沟通、大胆创新实践,贯穿了老师们整个备课、上课的思考过程。”密云区教师研修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发现“跨学科”观念在每个学科课堂中均有所体现。在密云区第六中学《创设花盆里的生态绿——设计多功能生态花盆》生物上,学生们分小组从功能与环保的角度分析现有花盆存在的问题后,运用美术技能,以手绘的形式对花盆进行创新设计;在《“化”说打火机》化学课堂上,学生们在学习打火机构成原理与零件的同时,复习了物理课上学过的杠杆原理;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史课中,学生们在清楚长征经过的相关知识后,唱响长征之歌,以红歌传递长征精神。
在密云各校,老师们利用生活里的好资源,定期举办不分学科的集体备课,并带领学生通过校外实践、校内实验等形式,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和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探索;聚焦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知的进一步扩展与延伸,在以本学科知识为主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其他学科资源与社会资源,让学生得以结合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打破学科壁垒,各科老师集体备课的教研形式,能整体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对于每一名老师在把握中考改革方向上起到实际作用,深化了教学改革,将教育的‘大减法、小加法’真正落在课堂上。”北京教育学院化学系讲师张晔说。
“中考改革后,区教委更加关注‘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密云区教委主任杨福军表示,区教委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落实“双减”政策,抓实“备上批辅测”关键环节,达到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辅好每一名学生、做好每一次分析的“五好”目标的同时,探索学科融合,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拓展活动领域,带领学生走进大学、科研院所、社会实践基地等,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好奇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责编:李昉、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