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聚合平台让打车更实惠(网上中国)

发布时间:2024-11-30 12:03:29 来源: sp20241130

  首批获得广州智能网联示范运营资质的滴滴自动驾驶网约车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开启商业化示范运营,市民可在滴滴自动驾驶小程序下单呼叫车辆,体验自动驾驶服务,按实际行驶里程和使用时长付费。图为滴滴自动驾驶的安全员在监控车辆行程中全程不用触碰方向盘。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4.72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3492万人,占网民整体的43.8%,成为用户规模增长较快的应用。

  

  “叫车效率更高”

  网约车服务作为数字经济发展下“互联网+出租车”的新业态,其灵活便捷的“一键打车”操作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江西南昌市民曾女士近日带着家人到北京游玩,预约网约车成了她在北京市内通行时的主要方式。与使用滴滴等网约车平台不同,曾女士此次打车主要采用的是某个地图导航APP自带的“叫车服务”。“通过这个导航APP进行网上叫车,我可以同时联络到多个网约车平台的司机。这种新方式不仅叫车效率更高、匹配度更高,还能进行多平台比价,打车更方便也更实惠了。”曾女士说。

  近年来,依托互联网技术、与网约车平台公司合作、面向乘客并匹配供需信息、共同提供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的平台——网约车聚合平台逐渐兴起,人们在网上叫车时有了新的选择。目前,百度、高德、美团、华为等公司均推出了网约车聚合服务。

  网约车用户规模实现较快增长,与此同时,获得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和驾驶员的数量也在上涨。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地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总数持续增长。截至今年7月31日,全国共有322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97.6万本。

  供需信息精准匹配

  随着网约车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不少已有大量用户流量基础的第三方数字平台入局其中,网约车聚合服务出现并成为发展新趋势。据悉,在运营方式上,网约车聚合平台本身不直接从事客运服务,而是作为中介,为相关网约车平台公司提供流量入口,将多平台信息一站式展示给用户,从而完成网约车服务商和用户之间的供需匹配。

  专家认为,聚合平台具备用户引流优势,助力中小网约车平台触达更多用户,显著提升获客能力。总部在湖北省武汉市的风韵出行就是借聚合平台成长起来的一个例子。风韵出行董事长杜玲方介绍:“风韵出行通过和高德地图优势互补,得以扎根武汉,辐射全国。2022年风韵出行入选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一季度,风韵出行营收同比增长195%。”

  聚合平台还能拓宽服务场景,打造一站式服务体验。如美团打车利用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流量优势,通过聚合模式为用户提供涵盖衣食住行等一站式的服务体验。高德地图发布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通过聚合模式接入出行全品类服务,旨在一站式提升用户出行效率。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毅纯认为,聚合平台通过充分发挥流量优势,为众多中小网约车平台公司提供了流量入口,有利于避免网约车市场出现一家独大的垄断格局。

  提供服务保障是关键

  在为网约车行业创造机遇的同时,聚合模式也滋生了不少乱象。比如,有用户打的是“经济车型”,却按“优享车型”计费;有用户约的是甲平台,来接单的却是乙平台,发生纠纷后又从丙平台退款;甚至还有一些网约车平台通过“特惠价”“一口价”等方式吸引流量,同时放松准入把关,使不合规的网约车数量增加,损害合规驾驶员的利益等。

  中国网约车行业的规范化水平正持续提升。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对网约车聚合平台经营行为的监督指导,督促网约车聚合平台对相关网约车平台公司落实核验责任,不得接入未在当地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公司,提供服务的驾驶员和车辆均应办理相应网约车许可。

  近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滴滴出行、高德打车等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公司进行约谈,提出加快网约车合规化进程,严把司机和车辆注册关,加快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和车辆。聚合平台公司要严格核验接入的网约车平台公司经营许可资质,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对驾驶员和车辆有关许可严格核验把关,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在保障体系方面,为进一步维护乘客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交通运输部发布《2023年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降低过高抽成工作方案》,要求各主要网约车平台公司逐步降低过高的抽成比例或会员费,从而保障从业者合理劳动报酬水平。专家认为,为推进网约车行业更好地服务消费者,网约车行业的监管将更加严格,合规化成为行业监管的重点。为乘客和网约车司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将是网约车平台在未来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因素。

(责编:薄晨棣、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