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作物品种创新有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4-12-28 06:57:32 来源: sp20241228

  优质绿色水稻、耐密宜机收玉米、高油高产大豆——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品审委)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审定通过了1304个水稻、玉米、大豆、棉花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有啥特点?对保障粮食安全有何帮助?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审定品种情况看,相关作物品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这些品种推广应用将有利于持续提升我国粮食大面积单产和品质水平。

  水稻是此次新品种中数量较多的一类,共409个,优质绿色是其突出特点。此次审定通过米质达到国标1级优质米品种50个,较上年增加6个;兼具高产、优质、绿色的“三好品种”28个,同比增加6个。

  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种并提出申请的“西子3号”是其中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介绍,经检测,“西子3号”在区域试验中的糙米镉含量为每千克0.000至0.098毫克,低于每千克0.2毫克的国家限量标准。“作为籼型常规稻品种,‘西子3号’可在长江中下游做双季晚稻种植,将有利于部分受重金属污染的地区解决‘镉大米’问题,提升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柏连阳说。

  大豆是另一个重要品类。数据显示,此次审定通过17个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占比达到1/5,亩产最高达到240公斤,含油率最高达到22.97%,同时筛选推荐了7个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

  国家品审委负责人介绍,围绕加强高油大豆品种培育和大面积单产提升,国家品审委日前对外发布《国家级大豆品种审定标准(2023年修订)》。此次标准修订提高了品种DNA指纹差异要求,推动解决品种同质化问题,同时提高了品种产量、品质要求以及品种抗病性要求。

  “聚焦大豆品种审定,我们还将在对照品种、种植密度、试验布局等方面对品种试验实施方案进行完善。”上述负责人说,明年将先行调整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和中晚熟组、黄淮海夏大豆南片等生态区组对照品种,引导高产大豆品种选育;在2022年大豆品种试验种植密度普遍提高10%的基础上,明年将北方春大豆早熟区、黄淮海夏大豆北片等部分生态区试验种植密度再提高10%,引导耐密大豆品种选育;按照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规定,同一生态类型区试验点,国家级不少于10个,目前试验点一般在10-13个,明年将北方春大豆等生态区试验点数增加10%以上,进一步强化对品种稳产性的试验评价。

  此次审定推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还包括764个玉米品种、51个棉花品种。具体来看:审定通过15个籽粒机收品种,覆盖三大主产区,籽粒含水量平均为23.7%,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耐密品种选育初现苗头,郑原玉333、郑品玉608等品种在西北种植密度每亩可达6000株以上。审定通过纤维品质优质I型和II型品种26个,占比达到51%;生育期小于110天且品质不低于Ⅱ型的短季棉品种2个,可用于黄河流域棉区麦后直播棉种植和长江流域棉区扩种油菜茬口衔接。

  农业农村部表示,国家品审委按照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安排部署,正组织持续推进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整治,不断规范品种审定试验,同时加快修订小麦、棉花品种审定标准,多措并举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有力品种支撑。

  邱海峰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