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碧霞 :唱不尽的《红楼梦》

发布时间:2024-12-12 13:56:28 来源: sp20241212

  3月中旬,中国音乐学院教学楼的一间教室里,合唱团员正在练声开嗓,乐手们调试着乐器。曾被网友戏侃为“笑到 High C”的笑声由远及近,先人一步到达排练厅内,所有人便知——吴碧霞来了。这一幕让人想起《红楼梦》中那个“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

  由中国音乐学院出品,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中心制作的“红楼梦韵”——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经典红楼梦专场音乐会近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彩排期间,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女高音歌唱家、民进中央委员吴碧霞讲述了她如何与《红楼梦》全版主题音乐会以及歌唱事业、声乐教育结下不解之缘。

吴碧霞在演出现场。 受访者供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红楼梦

  1987年,根据曹雪芹名著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红楼梦》掀起一场追剧热潮,剧中插曲《葬花吟》《红豆曲》《叹香菱》《分骨肉》也随之走红。

  2005年,吴碧霞与《红楼梦》全版主题音乐会结缘,至今已近20年。作为学者,她把红楼梦音乐的诗意化表达和传承作为研究课题;作为歌唱家,在一次次表演中,她对如何诠释好这组经典曲目总有新的见解。

  “同样的曲子,音乐会版和电视剧版有着显著的区别。”吴碧霞说,“电视剧配乐服务于剧情、画面,而音乐会版则是用音乐来讲故事,用声音来造型,再现《红楼梦》中的人和故事,突出现场舞台音乐戏剧张力。”

  吴碧霞与《红楼梦》主题音乐会共同成长,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人。他就是“87版”《红楼梦》插曲作曲家、整个红楼梦音乐灵魂的铸就者——著名音乐人、民进中央原副主席王立平。

  王立平历时4年呕心沥血完成的17首曲子,道出了红楼儿女的爱恨情愁,唱尽了人间世态炎凉,更让“中国的每一个女高音都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红楼梦》”。

  2005年,吴碧霞与王立平首次合作演出《红楼梦》组曲,之后巡演百余场,场场爆满。多年来,吴碧霞演唱的每一场《红楼梦》,王立平几乎都会到场。他会在每次演出后给予吴碧霞鼓励,提出想法意见,并与她一起探讨;也会讲述《红楼梦》组曲创作时的故事,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帮助吴碧霞更好地去感受《红楼梦》背后的底蕴与智慧。吴碧霞遇到问题时也会向王立平请教,包括唱词中一个不确定的字,她都会向王立平认真确认。

  王立平评价,比起从前,吴碧霞“现在慢慢脱掉了匠气,从技术型歌唱演员逐步成长为一个更加全面成熟,更加注重内涵表达的歌唱家”。

  吴碧霞被很多人评价为“中西合璧的夜莺”。她创新性地将中国民族唱法与西方美声唱法结合,在国际上拿下了不少大奖。在后来的工作中,她也不断地在“打破界限”。近年来,她参加了《我是歌手》《声入人心》、“奇妙游“系列等热门综艺,被大众熟知,和游戏、动漫合作的《广寒宫》《达拉崩吧》等作品更在网络上火爆。在流行乐演唱中加入花腔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吴碧霞经常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坚守住自己审美追求的前提下,我也在不断地去学习当下的审美理念。”

  不少人把艺术家的成就归因于“老天爷赏饭吃”,但吴碧霞始终在用行动告诉别人“当老天爷赏饭吃时,更重要的是你能接得住”。

图为吴碧霞(左)与王立平携手登台表演。 受访者供图。

  “我不希望你像我,你要成为你自己”

  作为中国第一位声乐表演专业的青年长江学者,吴碧霞一直在思考:舞台和讲台是什么样的关系?

  吴碧霞的学生周彬曾向导师表达仰慕之情:“老师,我一定要唱得像您一样,这样才配得上是您的学生。”

  吴碧霞当时的回答让周彬至今难忘:“我不希望你像我,你要成为你自己。”

  2021年,周彬硕士毕业,面临着选择到哪里工作的问题。吴碧霞建议她到基层去,“抱着归零的心态深入学习地方传统文化”。

  在吴碧霞看来,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世界。她说:“学习西方科学的发声方式、唱法,不断完善自己,与此同时更要学习老祖宗留下的宝贵传统文化,然后再运用到当下的民族声乐演唱中去。”

  带着老师的鼓励和希望,周彬到广西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任职。在这里工作多年,她谨记吴碧霞在课堂上的教诲,遇到问题会常常向吴碧霞求助,出了新歌也会发给吴碧霞试听。吴碧霞每次都会认真回复,并给出建议。2022年,周彬获得了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

  今年两会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吴碧霞就高校毕业生就业、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这些建议来源于吴碧霞多年来在教育工作中的观察、总结。

  20多年来,从坐在钢琴边的老师到佩戴委员证的老师,吴碧霞深感责任在肩。“未来首先要做好演员,在舞台上获得舞台经验和知识,并将此转化成一种教学资源传承给学生,带领他们走上艺术的职业道路。”(完)(《中国新闻》报作者 尹李梅 报道)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