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4:48:48 来源: sp20241231
近年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国奇谭》《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等根据中国神话故事再创作的影视作品收获票房收视与观众口碑的双丰收。为什么这些中国人家喻户晓,又曾被戏曲、小说等文艺形式反复演绎的神话故事,能通过影视艺术再次闪耀迷人光彩?概因大众的文化自信和观赏素质日益提高,他们更期待看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作品,从中获得情感共鸣、思想启迪、精神指引。而影视创作者在超现实故事框架下探索现实主义表达方式,用富有真实感的视听效果、能与现实生活产生勾连的故事创意,对神话进行新解读、再阐释,助力“老故事”焕发“新生机”,正好契合人们的观赏诉求,激发他们的共情共鸣。
翻开中华文化长卷,神话故事是其中浪漫灵动的篇章。它虽然是人们想象的,却可以反映历史真实。这种真实不是摄像机成像技术追求的那种简单机械的客观真实,而是更高意义上的历史记忆,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理性选择与艺术表达。闹天宫的大圣、闯龙宫的哪吒、过东海的八仙,一个个神话人物承载着祖先对大自然和人世间朴素而富有想象力的认知。桃山杨戬救母,华山沉香劈山,西湖白蛇借伞,一个个神话故事蕴藏着先民对宇宙、生命深刻而具有创造性的思考。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传承的民俗文化等,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里、记忆中,积淀出中华民族勇于担当、善于创新、勤于创造、敢于抗争的精神标识。
神话题材影视创作抓住这个特点,强调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察生活,提炼素材,挖掘蕴藏于神话故事中、中华文化中一脉相传的精神价值。《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将法力高强的孙悟空还原成一个迷失自我的“普通人”,讲述他在江流儿的帮助下,踏上找回初心的旅程,在冒险中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姜子牙》里,传说中足智多谋的姜子牙也经历了迷茫困顿,但他没有被逆境打败,而是不断拼搏,寻找属于自己的路。这些创作对中国神话文化资源进行取舍,准确把握那些能够培育和彰显文化自信的内容,创作具有现实意义的故事,进而形成滋养人们心灵的精神营养。
在故事讲述上,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强调将影像时空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让剧情与当下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普遍关注的各种社会议题形成互文。比如,《中国奇谭》中的《小妖怪的夏天》以小野猪怪的传奇经历映射职场生存的话题。《哪吒之魔童降世》用哪吒与李靖、殷夫人一家三口的亲子互动,引出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讨论。虽然这些故事与现实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中蕴含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能与当代社会热点、人们日常遇到的实际问题产生联动,进而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
在视觉呈现上,现实主义致力于依托影视制作技术的迭代创新,用丰富有匠心的细节描写,在虚构故事中创造主观真实的世界。具体到神话题材创作,为了让观众接受作品中那些富有传奇性、戏剧化的故事,很多创作者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文物出土报告,参考相关古代器物,甚至学习甲骨文、金石学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剧情和文化常识设计服装、首饰、礼器、内饰等,打造富有真实感的场景,使观众更快速地进入情境,获得沉浸观感。如《大鱼海棠》将福建土楼等文化地标作为故事的地理背景,设计民俗礼仪、生活起居的相关内容时,也以古代文化典籍为依据。《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美术部门了解到历史上商朝晚期手工业还不具备翻模生产能力,于是依照博物馆实物和文献描述,手工制作龙德殿里的灯,所以影片中没有一盏宫灯是一模一样的。这些细节有机组合在一起,构建起符合中国人文化认知、审美品位、生活常识和现实逻辑的神话世界,为演员表演、情节推进和人物塑造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之,神话如同一条文化长河,从远古流淌而来,随着时代发展,与现实频繁互动,不断吸纳民族智慧的涓涓细流,积蓄着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国家进步具有启示意义和指引价值的精神财富,有待影视从业者细致打捞、精心提炼、精彩呈现。可以预见,这波神话题材影视创作热潮还将继续,希望广大创作者在这条神话题材与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结合的赛道上稳步前进,继续“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推出更多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格局的精品力作,引领当下观众思考人类命运、时代发展、未来走向等课题,从而梳理出一条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屈的精神脉络。
(作者:王泽坤,系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副研究员)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