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6 01:57:47 来源: sp20241206
中新网 杭州9月28日电(林波)一个唢呐培训班的16个名额,竟有500人前来报名,这是浙江省文化馆开办的“全民艺术学堂”中的一幕。
“这充分反映了人们对艺术普及的旺盛需求。”9月28日,在浙江省深化文艺赋美工程暨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主题活动上,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提及该现象时表示,文艺赋美工程亟须在供给侧加以拓展,要紧扣全民艺术普及,不断丰富“赋美”的内涵与外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丰润精神世界、提升艺术涵养的需求。
活动现场。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供图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审美需求的多元以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民众对“美”的期待前所未有。
2022年9月,浙江文艺赋美工程在该省推开,致力于推动文艺走出围墙、走出剧场,在城市社区、商业街坊、公园景区、文博场馆等开展常态化演出,打造多点、高频、流动的文艺景观。
浙江,为何推出文艺赋美?
“美丽浙江建设显然离不开文艺的滋养。”在陈广胜看来,科学求真、哲学求善、艺术求美,相对于科技“赋能”,文艺无疑具有“赋美”的功能,虽然美在世界上无处不在,美又总是稀缺的,需要不断被发现、更要不断被创造。
众所周知,艺术统摄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刻、建筑等各门类,具有描绘美好场景、营造美好生活的极强功能。艺术的表达、欣赏或多或少有门槛,受众往往有局限性,难免被小众化乃至贵族化。
如何采取切实措施,让文艺在更大范围赋美添彩,让全民在更深层次与艺术拥抱,让公共文化更高效均衡地为人们共享?
在浙江,文艺赋美是由小切口形成大撬动的强杠杆,文艺赋美工程实现了由“盆景”向“风景”的跃升,有效拉近了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例如,在舟山,以专业艺术院团为切入口,打造“海上乌兰牧骑”流动文化服务共同体,把“文化大餐”送到百姓家门口。
数据显示,自文艺赋美工程启动,截至今年8月底,浙江省累计开展活动55.3万多场,常态化演出场地近千个,推动文艺走出剧场、遍布城乡,融入生活、美化社会,拉近人民与艺术的距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两年来,文艺赋美工程创新文化供给模式,探索赋能共富路径,全力打造多点、高频、流动的文艺景观。
例如,在杭州市拱墅区的小河直街国际昆曲会客厅,昆曲唱腔与簪花旅拍为历史文化街区注入传统与时尚的融合之美,使之成为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
陈广胜分享文艺赋美相关内容。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供图浙江文艺赋美如何再深化?
陈广胜表示,“文艺赋美2.0”的实质,是将“赋美”泛在化,以更宽视野创新全民艺术普及的实现形式、活动载体和运营空间,形成文艺组织新生态,通过艺术普及充分体现以文化人、以艺载道,实现“共富”与“共美”相协调。
推广更具品位的街头演艺、开展精准适配的艺术培训、构筑文旅融合的演艺新空间、建设开放共享的城乡美术(艺术)馆、培育群众喜爱的乡村文艺品牌……这是文艺赋美催生全民艺术普及要做的五方面重点工作。
特别是在街头演艺方面,浙江将整合地域特色品牌和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定点与流动、定期与机动相结合,推进街头演艺提质扩面,着力打造200个以上精品点位。
会议期间,还成立了浙江省级公共文化共同体联盟,印发了《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关于深化“文艺赋美”工程创新全民艺术普及的实施意见》《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关于推进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完)
【编辑:邵婉云】